要想獲得建筑行業(yè)的高薪,打好繪圖的基本功是關鍵。學會制圖是一切的基礎,懂得項目設計流程、各專業(yè)間配合要點、整套圖紙繪制內容和技巧、圖紙深度、自審出圖等施工圖設計的基本技巧是保證我們能夠在這一行業(yè)中立足的關鍵。尤其當下BIM管理者,具備這樣能力你也可以,說到底能夠把控模型質量,最終實現(xiàn)BIM應用價值的BIM管理者,薪資待遇都不會低于這個數(shù)。借用農夫山泉的一則廣告詞“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套用到BIM行業(yè)的話就是“我們不只是生產模型,我們更是模型質量信息把關者”,BIM模型質量檢查也是我們能否發(fā)揮BIM應用的一個關鍵點,至于BIM模型質量檢查有哪些內容呢?
不是每一個建設項目的元素都有必要放到BIM模型里面去的,而決定BIM模型應該包含哪些元素的判斷條件就是這些元素是否是實施本規(guī)劃選定的全部BIM應用所必須的。
不難理解,上游BIM應用的輸出將直接影響到下游的BIM應用,如果某個下游BIM應用需要的信息沒有在上游的BIM應用中產生,那么BIM的應用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的。目前基于BIM模型的所有應用,前提是模型本身必須是正確的。與傳統(tǒng)的圖紙相比,BIM模型的信息量大,信息表現(xiàn)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傳統(tǒng)圖紙審查的流程和方式無法滿足BIM模型審查的要求。BIM模型的質量檢查工作,在國內尚處于初始階段,而這方面的需求,幾乎每一個工程項目都有。信息模型的綜合質量水平將決定整個BIM模型在BIM領域的應用廣度、深度及價值實現(xiàn)程度,其標準化、規(guī)范化是BIM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基石。
說到底,BIM應用的核心是信息,模型只是信息傳遞共享的載體罷了,真正對項目起到作用的還是信息數(shù)據,包含設計、施工、采購、預算等等所用的所有工程數(shù)據的集成。往往BIM項目實施的時候面對如何豐富BIM模型的數(shù)據的時候大家都有心無力的心虛,信息集成不了,BIM應用效果就很難體現(xiàn)了。
BIM質量信息的要求有哪些?模型信息的質量是決定信息價值的基礎,每個項目在剛剛啟動的時候就必須建立信息質量保證的流程,并且作為整個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一部分。
信息的創(chuàng)建者和使用者必須統(tǒng)一共享的信息來源,確保信息傳輸共享的萬無一失;信息的創(chuàng)建方必須確保錄入的數(shù)據真實性。每個項目至少需要委派一名項目團隊成員負責管理信息的提交事宜,最好能夠使用自動化系統(tǒng)協(xié)助項目成員交付和記錄他們的信息傳遞。
對于BIM來說,通常設計團隊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施工團隊建立模型的方法有很大不同,舉例來說:設計師會把一大塊樓板建成一個對象,但承包商可能會根據混凝土澆注的要求分成幾塊小的樓板分別創(chuàng)建對象。
處理這種區(qū)別的一個辦法是請承包商在設計階段就介入,把他的對象提供給設計師,并整合到一個模型中去;另外一個辦法當然是單獨建立一個施工模型。在用后一種辦法處理的時候施工模型需要建立某種和設計模型的關聯(lián)或參考以便維護和設計內容之間的關系。
信息和真實情況的接近程度。我們知道信息的精度嗎?這個精度滿足要求嗎?在項目過程的每一個節(jié)點上確定我們期望的信息詳細等級(LOD - Level of Detail)和精確等級(Level of Precision)非常重要。
實際建造以前先數(shù)字化模擬建造的方法需要在進入現(xiàn)場施工以前對項目中的所有系統(tǒng)建立非常完整和精確的模型,而且這個精確等級和概念設計階段要求的精確等級不同。